教学科研
国际教育学院(外国语学院)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开展第四周教研活动
发表时间:2025-09-26 信息来源: 浏览次数:

9月25日下午,国际教育学院(外国语学院)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5号楼305教研室开展第四周集中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以‘三性融合’提升‘金课程’实效性”为主题,全体专任教师参加。

活动由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主任薄利娜主持。薄利娜首先领学“金课程”建设文件,归纳三大抓手:一是构建“岗—课—赛—证”四维融通体系,把合作企业的岗位标准转化为可拆解、可组合的课程模块;二是校企共建校、院两级“课程开发中心”,实现课程迭代“双轮驱动”;三是同步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,形成共享生态。

随后,校级精品课程《国际贸易实务》负责人常琳作经验分享。她介绍,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应坚持“数字赋能、多方协同、框架重构”三位一体,依托数字平台实时追踪国际经贸规则与贸易实践变化,及时完成资源更新。同时联合行业专家、一线外贸人员共同开发案例,把“真单、真岗、真流程”搬进课堂;打破传统章节结构,以“模块+任务”重构内容,实践学时占比提升,学生课程满意度得到提升。

此次教研活动,为我院教师“金课程”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,为我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设锚定了前进方向,夯实了发展根基。下一步,学院将以此类常态化、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为重要平台,鼓励各教研室和课程团队聚焦“三性融合”,勇于探索实践,加强校企、中外教学团队的协同创新,将“金课程”建设成果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,以期在国际化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,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。

上一条:国际教育学院(外国语学院)公共外语教研部举办​​“中国教育电视台▪外研社杯”职场英语挑战赛选拔赛

下一条:国际教育学院(外国语学院)圆满完成开封住成电装员工日语二期培训